刘春晓主任
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,硕士研究生学历,现任沈阳协和整形医院无创美容科主任。致力于医学美容工作十余年,治疗求美者十万余例,临床经验极其丰富,尤其擅长面部年轻化微创治疗(面部精致轮廓重塑、全面部松弛皮肤线雕艺术提拉等)。先后多次赴韩国、日本、台湾及欧美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学习,发表多篇论文,将国内外先进的技艺相融合,得到求美者及海内外微整形界的一致好评!
机遇&挑战
新手医生满怀抱负进入梦想中的白色巨塔,或多或少会遇到些意想不到的试炼,刘春晓医生刚工作时,才体会到书本理论与临床技术的违和,所有都从零开始,所以初期比较痛苦,因为什么都想学,又不知从何下手。老师演示的一些手术技巧,不一定都能看懂,而且当时临床医生对自己技术的有一定保护,所以学到的也是皮毛,又迫切的想要做到自己主刀,之后发现路太漫长,很焦虑。
相比较之前,现在的医疗美容市场蓬勃发展,也比较成熟,给求美者带来很多项目的选择,同样给从业者以及刚入行的医学生,给予很多学习的机会,这些是行业初期并不具有的机会。
做出选择从业整形外科的决定,在当时还是比较少见的,而幸运的是,刘春晓医生赶上了整形外科、尤其是美容外科这十几年的高速发展,多年的临床经验也让他对这份工作有着别样的认识。
系统修炼“基本功”
医术高超的医生也不全是与生俱来、天赋异禀,大多会经历菜鸟医生的青涩、由于手忙脚乱而沮丧自责、意外成功而兴高采烈。
例如临床上相同的一个病种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,治疗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未知性,对于年轻医生打开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很有帮助。另一方面,现在的求美者就诊量大、需求繁多,也为医生积累临床经验打下基础,通过专科训练打磨基本功。
除了技术,治疗的核心是人,即医生。通过医生自身的不断成长,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与经验总结,应变施治,并适应整个过程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,才能够将技术的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到患者身上,最后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美容医生。
高强度工作的医生群体
在医生领域能有所成就的人,背后的付出太多了。医学的更新很快,不去学习,就像瞎子在大雾中行走。
医美医生与医美消费者之间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,消费者的需求会推动医生技术的进步,而技术的进步又会带动消费者的需求,这也是医美医生与一般医生有所差异的地方。
刘春晓医生强调优秀的医生不仅要保持市场的敏感度,同时也要保持学术的敏感度,要以一个开放多元的学术态度去看待这个行业。对医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。医生、产品、技术缺一不可,新产品的上市需要依靠医生的不断临床实践,临床实验结果与大量手术案例,都会有一些区别,一个产品的稳定性与竞品分析,都需要临床的大量反馈来得到。
所有的医生都是学者,都在做研究,有的医生选择造福更多的求美者,有的医生选择培养更多的学生,有的医生选择精湛学术,用更多研究成果让求美者受益。作为医生,最能依靠的是这双手,这双手创造太多神奇的事情。
医生该有怎样的“工作能力?
医美医生是稀缺资源,因为培养周期长,专业水平差异大,流动性大,不确定因素多。在行业内,从业医生基本有三条路径:一是医学院学习后,继续深造整形外科硕士、博士。二是进行整形外科专科培训。三是进修学习。无论选择哪条路径,都要付出高昂的时间和精力成本。
做为医生需要做到①具备循证医学的思维,能够真正为患者提供价值;②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,能够在临床中不断实践、总结。
刘春晓医生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注重国际技术接轨和学术交流,扎实系统的知识体系、丰富的“产品库”以及国际交流学习的应用让他在临床得心应手,可以多维度、多手段完成更好的治疗,让他的诊疗更为高效。
在刘春晓医生看来,医美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“技术驱动”进程,从用手术刀到无创注射到使用激光,技术更迭的‘本质’是顾客满足需求,追求舒适与微创的需求也促使技术的不断发展,在经历了安全性,准确性的问题后,如何将损伤做到最低成为市场的新需求,也促使美塑疗法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。
在目前高速发达的新媒体时代,医生不但需要有精湛的技术,还要善于沟通表达;有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和创新研发能力,还要有高雅的审美能力,洞察消费者心理。技术的发展,对医生的要求却是更高的。
弄懂背后的逻辑,建立科学的体系,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不断学习的能力,才是一个‘好医生’的标准。
普丽兰PLUS创美大赛致力于为美塑疗法科学和临床应用,有探索兴趣的从业医生提供施展平台,聚集皮肤美容领域中前沿技术应用、创新企业、新型医美资源,在临床应用方面开拓更多创新的可能,带来更灵活、更实用、更有效、更具市场价值的创美可能。
这不是一场博弈,而是殊途同归的并肩前行
Copyright © 2022 碧瑞(江苏)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备案号:苏ICP备20036651号-1
免责声明